一部分:应试综述
“讲故事”作为影视编导专业考试内容之一,其具体方式为:考生现场随机抽取命题,准备15分钟,根据命题讲一个5分钟左右的故事。不同的考生当然命题也不一样。
“讲故事”的要求大体说来是四个方面:有情节、有矛盾、有人物、有细节。考试方式跟要求三言两语就交待完了,对专业不了解的考生,肯定还是一头雾水。命题方向是什么样的?该怎么扣题?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?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?情节、矛盾、人物、细节都应该怎么编织到一起呢?不少考生从拿到命题的一刹那开始,脑子空白一片,准备时间到了,脑子空白依旧,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构思故事,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进了考场,语无伦次应试,结果当然不理想!
要讲好一个故事,说是难事,也是易事,关键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。
(1)对故事主题的把握(有意义,代表一种思考深度)
对故事主题的把握程度也代表了考生对事物理解的深度,能够体现出考生思维水平。
(2)动人,感动他人(考官)一个好故事要有人物,情节,选材时尽量从个人生活出发,充分调动以往生活感受及经验(并非要求你讲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),让故事显得真实而自然,感动他人的故事源于你的真实体验,关注人物及选材的同时,还要关注命题中提供的情境,找准关键。
命题故事主要考察考生的构思故事的能力,因此一定要明白是讲一个故事,不是构思一篇文章,那么是故事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要点:
(1)故事的结构要完整(起因、发展、中间、挫折、矛盾、冲突、如何解决、结局如何……)
(2)要巧妙设置悬念吸引考官听下去(详细叙述冲突双方如何展开矛盾的)
(3)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(个性分明,性格要特别)
(4)讲述要紧凑,富有节奏感
(5)紧扣题目(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要作为元素在故事构思中体现出来)
构思故事训练的方法:
(1)观看影视作品或戏剧作品,故事梗概故事复述训练,提升故事各元素的运用能力。
(2)寻找身边的人、事、物,联想想象组接不同版本的故事。
(3)阅读文学作品。
学习编讲故事,必须要掌握的几个问题:
(1)何谓故事、何谓情节、如何理解命题,如何把命题中的实物(道具),地点、时间等元素构思到故事中去?
(2)如何让故事生动,如何让讲述引人入胜?
(3)典型的人物如何才能体现出来?
(4)如何才能让故事结构严谨?
(5)如何把握讲述节奏?
讲故事的诀窍:
讲故事的诀窍不在于你讲什么,而在于你怎么讲。一个好的演讲者能把平淡无奇的东西讲得惊心动魄,而一个拙劣的演说者能把外星人入侵的故事讲得像念购物单。你讲故事的方式还能影响听众对故事的理解;这是一个常用技巧,新闻媒体常用它来左右人们的观点,或者唤起对某人某事的同情。对于新闻界来说,这样做并不光彩;而对于讲故事则是一个最好的工具。
电影短片和短篇小说一样,作者要用高明的技巧介绍主要人物,要让观众或读者尽快移情于角色,因为你没有时间铺叙。要让他们同情正面角色,厌恶反面角色,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,亦须在必要的时候,让观众对角色有发自内心的、爱恨交织的情感。当然,这还取决于观众自身的感知力。总之,要尽可能快地抓住观众。快快抓住他们。
好莱坞叙事模式:
人们所熟知的好莱坞模式即三段式结构,这种结构能帮助你廓清电影的开端、发展和结尾。故事的第一幕介绍角色、前提和背景,一般要占到整个片长的四分之一;第二幕(片长的二分之一)是冲突和活动集中发生的阶段;第三段交待故事的结果。这是好莱坞模式的基本框架。在此基础上,还要用很多技巧,如情节点等,来推动故事顺畅发展。传统的做法是把这些技巧放在第一幕结束,也就是主角将要有所行动的时候。在第二幕,发生某种危机,推动主角继续行动;这个情节可安排在第二幕的中间或结尾。然后,故事在第三幕结束之前达到高潮,所有的矛盾都化解了,给观众一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。
主人公的历程:
还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叙事结构,适用于虚构故事,称为主人公的历程。这种结构融入了精神病学家荣格的学术理论和约瑟夫-坎贝尔的虚构理论,把角色和事件归纳为几种类型,事件按照预定的次序——展开。这种叙事方式似乎稍嫌死板,实际并非如此,因为在你策划故事的时候,不必考虑这些,而在故事编写完毕之后,可作分析和修改的参照。